魚腥草 


|三玉號每週一草 - 魚腥草|


說到魚腥草,可是最近疫情流行期間的明星野草喔,有許多研究都證實她有許多對身體的好處 (可自行Google),上週的貼文就有稍微幫魚腥草做個開場介紹了。


然後最近作夢也夢到萬華青草巷很多人在瘋搶魚腥草,可見魚腥草在常民間的魅力,不過再好再日常的東西也都需要適量攝取,就像鹽是人身體的必須品,吃多還是容易洗腰子爆血管一樣,過猶不及都不是好的方式。


而且與其到處大量囤貨,到不如選擇台灣產且品質好的魚腥草,適量購買也幫魚腥草留一些長大的時間,然後多花一些時間在自己的三餐上,吃好的食物,多運動,睡飽點,保持快樂心情,才是抗疫的最好方法啊~ (反正最近錢難賺,就好好過個生活吧!)

回歸正題,這週要來介紹一下魚腥草~


之所以叫"魚腥"草,就是因為新鮮的草有個強烈的氣味,大部分的人覺得很臭,有魚腥味,因而得名,而台語也叫做臭搓草,由此可知她的獨特香氣 (誤)。


但曬乾的魚腥草,再經由一定時間的存放,那股強烈的氣味已經轉化成清新的香氣,帶有藺草香、一點茶香和花香的氣味,概念有點類似上週的仙草所說的熟成,只是時間不用那麼長就可以轉化其味道了。


還有一件覺得有趣的事情,就是新鮮魚腥草再經過一定溫度烘焙過之後,會出現焙茶、烏龍茶、紅茶的香氣和口感,展現出與野草茶引系列截然不同的風格,只要不說都很難想像她是魚腥草茶了~


魚腥草除了煮茶或是煎蛋,也可以用來煮雞湯 (雞跟草真是好朋友),是道台灣非常常民的燉煮湯品,而鄰近於台灣的中國東南方地區,像是福建或廣東省,使用魚腥草的方法也類似台灣,用於煮茶、煲湯或是當蔬菜炒等。


在西邊一點的四川、貴州、雲南等地稱魚腥草的根為折耳根,是一種在當地相當常民的野菜料理,會用其鮮品來做涼拌菜、醃漬成泡菜或是與臘肉一起炒食,雖然煮熟了有稍微減少那強烈的氣味,但還是有滿多人覺得.....嗯...這樣就好了...。


同在這一區域的東南邊即是越南,吃魚腥草更是一絕了,把魚腥草當生菜或香菜在使用,吃越南河粉時會豪邁的抓一把放進碗裡,或是越南春捲裡作為香草使用,說魚腥草吃生的才夠味,這概念大概就像我們台灣人吃肉羹或是火鍋的醬料要加一大把香菜的意思一樣,至於覺得香菜像是椿象味的人來說,可能就難以體會那種美好了。


台灣稱魚腥草為草藥之王,而日本則稱魚腥草為十藥,亦即自古以來對人體有諸多益處的民間草藥,在某些地區的道之驛或是農產直賣所可以看見乾燥的魚腥草茶包,不論是單方或是複方都有,而且還有開發成沖泡式的魚腥草小茶包,日本的魚腥草茶喝起來跟台灣的風味有滿明顯的不同,可能跟產地風土或是乾操方式有關,有機會去日本玩的話 ,不妨可以買來喝喝看吧~


魚腥草單品茶最近在三玉號也賣得不錯,可能有搭上這波疫情的浪潮,也讓滿多店裡周邊的居民或是來這附近玩的客人,更加認識了魚腥草,另外,像是上周有提到的雙草茶也有放魚腥草一起熬煮,所以品嘗起來不僅僅是仙草的味道,在茶體中還隱含了些花草香,就是魚腥草跟仙草的完美搭配,這其實要感謝南埔村的一位客家阿婆,所分享的生活智慧。


-

🍃魚腥草生物檔案🍃

學名:Houttuynia cordata (三白草科)

原生地:台灣、中國南方、中南半島、日本、韓國

生態特性:

魚腥草喜歡生長在林蔭下或是溪溝旁,濕氣高太陽不要太大,是她喜歡的環境,在台灣鄉間或是中低海拔的山林間可以見到她們分布的族群,以貼地的匍匐式生長。主要是5-6月開花,7-8月結果,種子細小且數量非常多。是種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都是靠地下的匍匐莖在擴展她的勢力範圍,所以一般在收割魚腥草雖然是整串拔起,但只要在留點匍匐莖在土壤裡,很快就可以長回原來繁盛的樣子。由於其生命力極強,只要帶回一段地下莖,扦插在潮濕的土壤裡,很快地就可以長出葉子和地下莖,繼續蔓延。一般所見的魚腥草多為綠色葉子,有時候會出現紫色的葉子,可能跟日照程度有關。


其實從魚腥草地理分布,可以看出有趣的生態和和文化上的差異,同樣是魚腥草有從日本、韓國、台灣一路長到越南或中南半島的其他國家,而不同地區有著不一樣的環境,也影響著使用及飲食方式,進而變成一種飲食文化,有著同樣的脈絡但卻不同的呈現方式,這中間的關聯很值得我們繼續發掘。


 

#魚腥草實在滿多東西可以寫的有機會再來發揮

#新鮮葉子很臭但曬乾的茶很好喝

#要幫魚腥草走出一條年輕世代的路

#三玉號單品魚腥草茶雙草茶